供應鏈金融在不同行業的應用,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行業特性,這將促使供應鏈金融平臺向更細分、更精準、更專業的方向發展,供應鏈金融平臺的綜合服務將逐漸走向成熟。永元控股集團董事長馬譽誠表示,未來供應鏈金融將在以下行業發展迅速。
1、醫療行業
醫療產業鏈上眾多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問題,比如抵質押擔保不足、信用信息不對稱、抗風險能力弱等。
醫療企業(包括醫院,特別是政府/企業醫院)亟需各方資本的參與。近幾年政策的快速放開和市場競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問題,新的融資方式和技術手段也給予了多種支持。新的融資方式之一就是醫療供應鏈金融,即根據單個企業在供應鏈中實際融資需求而推出的金融服務模式;或根據企業支付能力和信用支持的評估,對其上下游中小企業的應付與應收賬款、存貨等進行質押融資,面向供應鏈上的單個或多個醫藥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支持等。
在垂直領域,醫療行業以其高成長性及政策助推改革,為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,醫療供應鏈金融可以說是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,未來發展潛力巨大。
2、農業
供應鏈金融正在成為農業上市公司的發展方向,這種趨勢主要在畜禽養殖產業鏈,養殖業資金回籠需要較長時間,資金壓力大,一些上游龍頭企業利用供應鏈金融滿足下游養殖業客戶的資金需求,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自身主業的發展。
3、大宗商品行業
大宗商品分成三個大類:煤炭為起點的鋼鐵和化工、石油為起點的化工和有色金屬行業,F在,大宗商品行業的供應鏈金融并不再是國企和上市公司主導,新資金方的進入也成為現實,對他們而言這也是藍海一塊。大宗商品比較依賴鐵路運輸,鐵路貨運量的絕大多數都是大宗商品,而絕大部分都沒有金融滲透。隨著鐵總的改革加速,這塊已經有所突破。
4、物流行業
根據萬聯研究員數據,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已從2015年的7.10萬億增長到2016年的10.80萬億,增速8.8%。其中,公路運輸的規模接近5萬億,有近70萬企業提供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務,而專線物流服務領域的市場不低于萬億,排名前10的專線物流企業占整體市場的份額不足1%,更大的市場份額在幾十萬家專線中小企業手中。
物流運輸企業向貨主承運貨物時需要向貨主繳納保證金,而且即使是信用好的貨主,其支付結算也有60-90天賬期;而對個體承運方或者車隊,一般都要先付一部分運費,等運輸完成,憑回單完成剩余部分的支付。巨額的運輸費用和較長的資金缺口期使物流企業面臨運營資金短缺,這些60-90天高質量的應收賬款為供應鏈金融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。
|